Sine Qua Non
辛卡儂酒莊
美國 / California 加州
官方網站
位於美國加州Ventura (Central Coast AVA)的精品酒莊,Sine Qua Non辛卡儂,首釀年份1994 Queen of Spade就令評酒大師Robert Parker讚嘆不已,更將辛卡儂列入他的名作 ”The World's Greatest Wine Estates”(世界偉大酒莊)一書。
Sine Qua Non原意是拉丁文的「缺一不可」、「必要條件」。 創立人Manfred Krankl先生最初在1989年與太太Elaine及其他合夥人共同經營洛杉磯一家高級餐廳“Campanile”,在半實驗的心態下嘗試自己動手釀酒。 他向熟悉的知名葡萄園(Alban Vineyards, Bien Nacido Vineyards) 採購品質優良的葡萄來釀製,產量極少,約一百箱,且全部供給餐廳使用。
1996年開始產量才增至2000箱,到如今年產量雖維持在3500箱,但因名氣大噪而仍供不應求。 除了成為該酒莊的”郵購會員”(後補名額早已大排長龍,估計要等六年以上),就只能在拍賣會上購得,堪稱為最難入手的葡萄酒之一。 想當然爾,Sine Qua Non的酒幾乎不曾出現在市面上的酒坊架上販售。 Sine Qua Non(SQN)可說是與其他加州膜拜酒,如Screaming Eagle, Colgin, Harlan Estate並駕齊驅,但SQN卻是唯一不位於Napa那帕谷,也不以加州常見的卡本內蘇維濃釀造酒款的莊園。
因為,在莊主Krankl先生的心目中,卡本內蘇維濃遠不如隆河產區的希哈與格那希來得性感媚惑。 除此之外,鮮少被拿來混釀在紅酒裡的白葡萄品種如Roussanne,Viognier,甚至Chardonnay都被他巧妙地運用,創造出介於澳洲宏大紮實的Shiraz及骨幹較纖細的隆河谷/教皇堡風格之間,醇厚卻不失優雅、果味鮮明但又隱藏著誘人的複雜元素,獨樹一幟的佳釀。對於自奧地利移民,起初身無分文的Manfred Krankl而言,眼前的這一切不過是他基於興趣,無心插柳發展出來的第三事業(除了餐廳,他也成功地經營過烘焙坊”La Brea Bakery”並發展成全國性、共計五百多個員工的連鎖店!)。 「來參觀酒莊的人總是好奇地四處張望,似是想要藉機一窺我的秘密武器。」
其實,真正到過這個在鐵路旁、外觀像殘舊倉庫的SQN釀酒場的人都知道,不要說秘密武器了,連機械設備都少之又少。 許多細節Manfred Krankl至今仍堅持以手工處理,即使那小小步驟對酒的品質可能只有微乎其微的貢獻。但綜合其累積的細心照料,對每個環節嚴謹的把關,這才是Sine Qua Non成為史上唯一得過13次Robert Parker 100 滿分的最大秘密所在,Robert Parker直呼連Giugal的LaLa’s都要不免相形見絀。(拿過四次滿分的法國級數酒莊代表Chateau Lafite-Rothschild也望塵莫及!)
Sine Qua Non自2001年起開始種植屬於自己的葡萄園---位於Santa Rita Hills(加州中央海岸) 的Eleven Confessions Vineyard,佔地約22英畝,以隆河品種為主: 10英畝的希哈、8英畝的格那希、3英畝的瑚珊Roussanne以及1英畝的維歐尼耶Viognier。 同年,為了能專心釀酒,Krankl決定售出他如日中天的餐飲股權(免得馬不停蹄地開會,因芝麻綠豆的小事和律師糾葛不清)正式以全職的身份經營酒莊。2004-2008年期間又陸續在自家牧場Oak View種植了約12英畝的Cumulus葡萄園,包括希哈、格那希、瑚珊、慕維得爾Mourvedre、貝蒂席拉Petite Sirah,還有兩個極冷門的品種: Touriga Nacional和白葡萄品種Petite Manseng。 此外,SQN另在近Los Alamos的郊區也有名為The Third Twin的葡萄園。
至今,SQN只保留了與Bien Nacido和位於Los Alamos的White Hawk葡萄園的租約。在葡萄園的挑選上,也展現出他與眾不同的卓越眼光,他主要的自購葡萄園都是位於聖塔芭芭拉郡(Santa Barbara County),這個新興的產區,由於多變的丘陵地型與太平洋寒流的影響,風土條件相當多元化,Sine Qua Non的最重要的葡萄園--11 Confessions Vineyard就位在產區中的Santa Rita Hills,在該葡萄園中,Manfred主要以種植隆河品種為主,如Syrah, Grenache, Roussanne和Viognier,這也是他近年來轉型專注的目標。
或許是天生釀酒師的基因,在葡萄酒的世界,Manfred找到他恣意遨遊的空間,釀造葡萄酒對他而言彷彿是創作藝術品,他是充滿天份的,所有的酒都是在他盲測之後決定釀造比例,每個酒瓶形狀也不是規規矩矩的工業化樣式,他甚至自行設計酒標,「曾經有商業界的朋友好心勸我,每瓶酒每個年份都應有一致的酒標設計,這樣才能張顯品牌,消費者才容易從架上辨識出哪瓶是Sine Qua Non的酒。」但素有釀酒界「怪客」之稱的Krankl怎可能如此容易妥協? 對於每年設計不同的酒標Krankl更是樂在其中,所有設計均出自他親手繪製,主題及標語常帶有黑色幽默甚至聳動。
Manfred是一個生活哲學家,他享受他現在的人生,釀酒是其中一部份,他也愛音樂、重型機車和藝術,這些生活中的美好經驗都是他靈感的來源。雖然他的酒早在Inaugural Syrah 2003被選為神の雫中的第七使徒之前就已經供不應求,每年的後補名單越來越長,雖然他在2007年已經在Lake Casitas開始動工興建一個較具規模的酒廠,他有能力可以生產更多數量,不過這不是Manfred所想要的,他曾說:『我可以輕易地生產25,000箱,但結果是甚麼?我將會有面對不完的品酒會、餐會、處理不完的帳務。與其釀造3百萬瓶每瓶一美元的酒,我寧願只釀造一瓶價值3百萬美元的酒』,這就是Manfred所想過的人生,從開始的100箱,到1996年的2,000箱,後來就一直維持在3,500箱左右的年產量,足夠滿足一路跟隨他的最忠實酒迷。「也許,如果我們只要請家公關公司就可包裝得更精巧雅致。但我想,人們還是渴望看到每一瓶酒的點點滴滴都出於釀造者的雙手、來自於創作者的心、注入的是我們真誠的靈魂。」Manfred如此說道。